近期,包括泸州老窖、汾酒、酒鬼酒、郎酒等在内的多家白酒企业都发布了涨价通知。白酒行业专家蔡学飞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多家酒企涨价背后是白酒市场的逐渐复苏,一些中高端白酒企业有了涨价的底气。不过,也不排除一些白酒企业涨价是为了改善上半年的销售数据。此外,在中高端白酒市场缓慢复苏的同时,很多区域白酒企业的处境仍然艰难。
白酒业掀起涨价潮
6月份以来,多个中高端白酒企业宣布涨价,而涨价的背后则是整个行业的逐渐复苏。
6月份以来,已有多个中高端白酒企业宣布涨价。据了解,汾酒旗下青花汾酒即将上调出厂价,其中48度和53度青花30涨价100元/瓶;53度青花20涨价30元/瓶;42度青花20涨价15元/瓶。泸州老窖也发布公告表示,于6月24日起对河南市场中52度国窖1573经典装进行提价。其中,结算价提升10元/瓶,终端供货价上调至920元/瓶。
除此之外,酒鬼酒于5月5日发布公告称,上调52度红坛酒鬼酒价格30元/瓶;5月21日,酒鬼酒供销公司再次发布通知,自6月25日起52度500毫升紫坛酒鬼酒(柔和)战略价上调40元/瓶。
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8.5%,其中酒类价格同比上涨2.6%。
东北证券指出,随着餐饮终端等白酒消费场景的快速恢复,名优白酒企业库存去化至合理水平,白酒企业具备按计划涨价的基础,涨价亦有利于增强渠道信心。
蔡学飞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之前白酒行业销售几乎停滞,目前正在缓慢复苏,特别是伴随着消费市场环境好转,名优白酒在品牌号召力与渠道势能的作用下,竞争优势明显,有较好的市场表现。
一位河北地区的白酒经销商表示白酒涨价,前几个月因为聚会等白酒消费场景缺失,同时春节送礼需求也大大减弱,白酒销售十分惨淡,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半季度。如今白酒行业回暖,市场表现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经销商压力也大大减小,库存基本处在良性状态。
涨价提升品牌价值
疫情去泡沫化作用明显,在此背景下,名优白酒企业更需要通过涨价拉升品牌价值,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作为与消费者密切相关又利润很高的行业,中高端白酒每年都要上演几次涨价“大戏”。由于茅台价格不断上涨腾出了一定的市场空间,中高端白酒企业纷纷抢夺这一价格带,产品涨价已经屡见不鲜。此外,涨价也有利于企业自身品牌力的提升。而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中高端白酒则更需要通过涨价提升品牌力。
蔡学飞表示,疫情去泡沫化作用明显,在此背景下,名优白酒企业更需要通过涨价拉升品牌价值,占位中高端价格带,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不过,中高端白酒此次涨价背后也有些许无奈。虽然中高端白酒市场在缓慢复苏,但从上半年整体数据来看,仍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上述河北经销商对中国商报记者坦言,白酒企业需要通过涨价提升上半年销售业绩。
白酒行业专家刘晓威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提升品牌力一直都是中高端白酒涨价的首要目的,在上半年产品销售量很难大幅增长的背景下,白酒企业只能通过提升单价来实现上半年销售额的增长。
区域品牌处境艰难
大多数中低端区域性白酒企业仍面临销售库存过大、消费不振等难题。
从目前终端反馈来看,上述河北经销商对中国商报记者透露,因为此轮白酒涨价的力度较小,幅度保持在5%-10%左右,所以,包括国窖1573、青花汾酒在内的大部分白酒涨价并没有对市场销售产生太大影响,只有泸州老窖特曲产品今年因涨价太频繁白酒涨价,销量已深受影响。
不容忽视的是,在中高端白酒市场逐渐复苏的同时,很多区域性白酒企业处境仍很艰难。蔡学飞坦言,大多数中低端区域性白酒企业依然面临着销售库存过大、消费不振等难题。
上述河北经销商透露,类似河北十八酒坊这种区域性白酒企业不仅没有涨价,而且还在进行降价促销,目的是抓住名酒企业的营销空档期拉动消费,促进市场回流。一位安徽地区的白酒经销商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很多区域性白酒企业的主要消费渠道是餐饮渠道,目前餐饮消费尚未恢复,这些区域性白酒品牌仍在苦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