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经过两代人努力经营的私人藏酒博物馆 —北京乾鼎老酒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城中轴线鼓楼大街北侧。只有两个展厅,却收藏了 7000 多种老酒,其中近 400 种已停产或成为孤品。
据馆长罗强说:110多岁的“酒界泰斗”秦含章看见这里的藏酒,“像娃娃似的摸着柜子,头都碰上去了”。
“原北京红星二锅头酒厂厂长田六一来到这里,看到了一瓶连自己也没有收藏的二锅头,站在博物馆内足足凝视了两个多小时。”
极高酒文化价值和众多已经逝去的丰富藏品,让它成为了酒文化爱好者和大众游客的仰慕之地。
下面蓝裕文化酒庄设计师就带你走进这座充满中国酒文化的老酒博物馆,一起探秘它的文化价值,旅游价值!
老酒博物馆的缘起:两代人对酒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罗强对老酒的痴迷深受父亲的影响。从罗强记事起,父亲就致力于收藏老酒。父亲对他说,一瓶好酒哪怕酒瓶、酒标的设计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很多品牌随着酒厂的倒闭而消失太可惜了,因此需要有人来珍藏。听父亲从秦始皇酿仙酒、贵妃醉酒等传说故事讲到去酒厂收集老酒的亲身经历,罗强也逐渐对酒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加入了父亲的收藏事业。
上世纪90年代初,父亲和罗强加大了收藏老酒的力度,全国各地倒闭的品牌只要能够发现就去收藏。也是从那时候起,他们有了成立一座老酒博物馆的想法。就像陶瓷和玉器在故宫收藏与展出,既传承了厚重的历史,又使作品本身的价值得到留存。作为热爱老酒文化的收藏家,父亲和罗强都相信中国的老酒也应该拥有这样一座博物馆,因此决定亲力亲为,希望“尽两代人的努力,给社会和国家留下一点财富”。他们也明白,与私人收藏相比,建立博物馆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与担当:不仅每件藏品需要更严格的甄别来把关,对于来到博物馆的参观者,无论专业与否也都要讲解、互动到位。
2011年11月,随着私人收藏量达到一定规模、在收藏圈也得到了普遍认可。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协助下,罗强的北京乾鼎老酒博物馆正式落地。
老酒博物馆的展厅介绍
北京乾鼎老酒博物馆于2011年11月9日正式挂牌成立,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老酒博物馆,集文物征集、挖掘、收藏、传承、展示于一身,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历史的珍贵文物。展出中国老酒顶级的文物。
老酒博物馆楼高两层,装饰低调。一楼展室里白酒博物馆,沿着墙壁四周满是酒柜,里面展陈了上千种酒类,绝大多数都是尚未开封的老酒,极少部分是空瓶子,足见收藏者的用心良苦,作为私人博物馆已是很难得。
馆内文物收藏极为丰富白酒博物馆,陈列展出十分精彩,研究宣传力量也相当雄厚。馆内现共有藏酒7000余品种,总藏酒数量高达3万余瓶。其中孤品和已经停产的品种有近400种。例如湖北生产的六十年代的“黄鹤楼”,目前在国内已经见不到了。
据介绍,这里收藏的老酒从清康熙年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历史跨度达三百余年。从康熙、道光、光绪年间到民国时期的老酒,全部原封原蜡保存,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90年代,酒厂已经不在、存世数量极少的珍品多达290种。
馆内陈列布局是按产酒省份将白酒分为二十个展厅,每个品种内又依时间顺序分列不同的展柜,地理和历史的风格演变尽收眼底,让参观者对祖国各地白酒的发展一目了然。
查看蓝裕文化白酒博物馆旅游规划设计完整文章:
通过高水平的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研究,不断丰富和深化公众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如今,这座鼓楼脚下、胡同深处的老酒博物馆,却因为房屋租赁到期面临着离开还是留下的抉择。蓝裕文化希望中国老酒博物馆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继续向国人传播中华酒文化。